你當前的位置:首頁 > 心理學考研-學碩 > 針對院校 > 北京大學 > 學員榜樣庫

 
自己的標簽:雙非院校、一戰(zhàn)上岸、初試準備六個月
經(jīng)驗標題:不要退而求其次,要追求自己能力范圍內最好的目標
距離擬錄取名單公布已經(jīng)過去十天,現(xiàn)在回想起打開錄取名單那刻,心情仍舊非常激動,原來夢想照進現(xiàn)實的感受會那樣美好。我想通過文字的方式記錄下整個考研期間的付出,今后它將是我彌足珍貴的回憶,同時,也希望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我通過努力考上北大的故事,能夠激勵到為考研奮斗的你們。
我本科就讀于一所普通院校,念的不是心理學專業(yè),由于偶然的機緣,接觸到了很多心理學知識,并對臨床心理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去年四月份的時候,依據(jù)備考難度我打算報考某校非全日制的消費心理學(因為我希望能一次考上,并且一邊讀研一邊工作,所以當時打算迂回地接近心理學吧)。在復習一個多月的廣告心理學、行為與消費之類的教材之后,我遇到了勤思的老師。她詢問了我確定目標院校的原因,并追問我最喜歡的院校和研究方向,正是由于老師的耐心鼓勵,我才有勇氣告訴她,最想要報考的其實是北大的臨床咨詢。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老師告訴我讀研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選擇,要盡力去爭取自己能力范圍內最好的,不要退而求其次。一直以來都不太自信的我,終于確定了要爭取一個去北大念書的機會。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換掉了原先在復習的教材,所以算是浪費了一個多月,收到北大輔導資料和教材的時候大概是六月底。這個時候很多伙伴可能已經(jīng)學完一輪,甚至二輪復習也快接近尾聲,但我是個不太急的性子,與勤思配備的一對一學姐溝通過后,我定下計劃在八月底之前結束完一輪復習。我當時的心理學基礎局限于看過一些心理咨詢著作,與考試相關的只讀過《心理學與生活》和《改變心理學的四十項研究》。但是,既然選擇了前方,哪怕風雨兼程也是要堅持下去的,一步一步慢慢來,是我對自己的鼓勵。
備考科目很多,一輪復習我用到了12本教材,首先復習的是《普通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管理心理學》,因為這四科是歷年來考試的重點。我將每一本教材配合著基礎課程來學,做到書上的知識基本上都能理解,學完一門課,就把不懂得問題總結出來,在學姐上課的時候與她溝通,并且由學姐帶著我梳理整本書的框架脈絡,讓我把零碎的知識形成體系。(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我認為這一步由自己完成會更好,但我的時間不太充裕,直接借用了學姐幫我理清的框架)。人格、咨詢和變態(tài)三門課內容比較接近,于是將這三門課放在一起學習,因為本身對臨床心理的興趣,學起來也很輕松;另外三門關于研究方法的內容,實驗、測量和統(tǒng)計,非常重要,不管是初試還是復試,考查的比例都特別大,當時有不懂的問題我都會在勤思的答疑群里與同學一起交流,做到不留疑難。
一輪復習完已經(jīng)九月中旬,但我認為自己掌握得還不錯,仍舊是充滿了信心,于是制定了二輪復習的計劃。北大近幾年的真題都是由9道簡答題和3道論述或實驗設計題構成,簡答題只要背下書上的知識點,拉開的差距不會太大,而論述題或實驗設計,它要求答題思路非常清晰,且邏輯縝密,這正是我二輪復習的重點。二輪復習期間,輔導學姐每周給我出三個實驗設計題,然后我根據(jù)自己整理的答題框架按流程書寫出來,請學姐批改。最初一、兩周沒有控制時間,大概一個多小時才能寫出一個實驗題,但四五次課后,我就有意識的控制時間,大約每次能在四十分鐘內完成。對于正式考試來說,可能還是耗時太長,但是自己的一點點進步也是值得被欣賞和贊揚的。二輪復習的另一個重點就是鞏固和記憶教材的知識點,當時我以勤思的講義為主背誦,每天會安排兩到三門內容相近的科目交叉著學習,同時也會看教材后面的習題,獨立思考該怎么組織語言作答。
二輪復習結束快到十月下旬了,報名也已經(jīng)完成,心態(tài)上更加篤定北大就是自己最終的選擇,勁頭也變得更足。這一階段我的重點放在練習簡答題的輸出和控制答題時間上,以及不斷鞏固、不斷背誦。北大從2012到2019一共有8年的真題,我預留了每個周日上午的三個小時來做真題,這樣12.22日的考試對我來講也只是和平日周末一樣的練習,有助于我調整心態(tài)。一開始做真題的時候挺難的,差不多要接近四小時才能答完,并且語言不精煉,書寫也不工整。但是堅持著練習就能看到進步,到十二月上旬,每次模擬差不多都控制在了170分鐘左右,對于正式考試答完題的信心又增加了不少。
最后十多天我的重點在心態(tài)調整,像失眠、吃不下飯、焦慮和緊張,這些癥狀都在我身上出現(xiàn)過,但是我沒有刻意地去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就像是森田療法提倡的“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我?guī)еo張一起背書,失眠的時候我就在腦子里整理當天背過的知識,雖然效率可能受到了一些影響,但是考研是相對水平的比較,我相信對于這樣一場重要的考試,緊張和焦慮是正常的,帶著這樣的心態(tài)考前的日子也算過得安穩(wěn)。
英語學習是從暑假開始的,客觀題發(fā)揮很普通,但作文得分還挺令人滿意。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我把2010年到2019年的真題作文全部自己寫了一遍,沒有套用市面資料里可以直接借鑒的句式,然后不斷修改,總結出自己的模板。政治反復做題,整個流程下來,分數(shù)沒有辜負我的努力。
從2019年暑假到2020年5月,歷時快一年的考研終于結束了。在此刻,我要感謝一直努力沒有放棄的自己,也感謝默默在身后給我依靠的家人和朋友,最后還要感謝勤思的老師和學姐,讓我看清了自己想要什么,并收獲了正確地學習備考方法。希望每一個考研人都能夠得償所愿!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zhàn)考研,勤思考研為每位考生準備了一份考研資料,資料包括心理學、教育學、漢碩等專業(yè),分為初試和復試兩部分,所有申請資料的同學都可以獲得對應專業(yè)資料。資料會在三個工作日內發(fā)放,如果沒有解決,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習室”微信公眾號投訴。
 
 
凡注明“來源:勤思教育網(wǎng)”的作品,版權均屬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除此之外的其它來源資料系本網(wǎng)編輯網(wǎng)上搜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贊同其言論或立場。如涉及作品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勤思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注明來源或刪除,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聯(lián)系郵箱:hezuo@qsiedu.com。
(責任編輯:qs_chendan )

 
        關注公眾號
送心理學大禮包!
 
            點擊在線咨詢
 
            010-8646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