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
荀子認為教育是“化性起偽”的過程,是不斷地積累知識、培養(yǎng)道德的過程,因此,在教學思想上,與孟子“內(nèi)省”的思路相反,他更強調(diào)“外積”。在學與思的關(guān)系上,更側(cè)重于“學”,其教學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⒅?ldquo;積”“漸”
荀子通過教育可以改變自己的惡性,從而成為君子乃至圣人,但事實上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為君子,因為人性是隨著環(huán)境和教育而向多種途徑發(fā)展變化的,其關(guān)鍵在于人本身的主觀努力,這就是所說的“積”。在荀子看來,無論是知識還是道德,都是由于積累而成的。他說:“可以為堯禹,可以為桀跖,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nóng)賈,在勢注錯習俗之所積耳。” “注錯習俗”即指客觀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與教育。他還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這說明知識和道德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提高的過程。
荀子在重視主觀上“積”的同時,也重視環(huán)境對人的發(fā)展的影響,這就是他所說的“漸”。他認為,通過主觀的“積”和環(huán)境的“漸”,能夠使人的本性發(fā)生根本的變化。
?。ǘ┞?、見、知、行的教學過程
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這段話表達了學習過程中階段與過程的統(tǒng)一,學習初級階段必然向高級階段發(fā)展的思想。
聞、見是學習的起點、基礎(chǔ),也是知識的來源。人的學習開始通過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對外物的接觸,形成不同的感覺,使進一步的學習活動成為可能,故云:“聞見之所未至,則知不能類也。”但是,聞、見只能分別反映事物的一個方面,無法把握事物的整體與規(guī)律。
知的階段實際上是思維的過程。荀子說:“知通統(tǒng)類,如是則可謂大儒矣。”學習而善于運用思維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規(guī)律,就能自如地應付各種新事物。這實際上是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然而,僅有理性認識而不去實行,雖有廣博的知識,也仍然不是終結(jié),還存在更高水平的“知道”,即“行”。
行是學習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階段,他說:“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在他看來,由學、思而得的知識還帶有假設(shè)的成份,是否切實可靠,唯有通過“行”才能得到驗證,只有這樣,“知”才能稱得上“明”。這是教與學不可違背的“法則”。
?。ㄈ?解蔽救偏,兼陳中衡
荀子特別重視良好的思想方法和學習心態(tài)。他看到在學習過程中人們?nèi)菀滓蚱嫘远恋K認識事物的全貌。因此他提出了解蔽救偏、兼陳中衡的原則。所謂“蔽”,就是片面性,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或只被事物的一個方面所支配,從而對復雜的事物和現(xiàn)象缺乏全面了解。只有解除其蔽,以救其偏,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因此,荀子提出了“解蔽”之法,這便是“兼陳中衡”,也就是說,把所有事物都展示出來,擺列在一起,不偏執(zhí)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對事物作全面、廣泛的比較、分析、綜合,擇其所是而棄其所非,以求如實地把握事物及其關(guān)系。
這一思想方法含有辯證法的因素,當然,荀子并不知道揭示矛盾、解決矛盾的方法,他權(quán)衡事物的標準不是客觀實踐而“道”或“禮義”,這就削弱了這種思想方法的積極意義。
(四)虛壹而靜,專心有恒
荀子教學特別重視對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他把學習態(tài)度歸結(jié)為“虛壹而靜”,特別強調(diào)專心有恒。所謂“虛”,即 “不以所已藏害所將受”,就是不要先入為主,不以已有的知識或見解阻礙對新知識的認識和接受。所謂“壹”,即“不以夫一害此一”,就是不一心二用,不以另一項注意妨害這一項注意。所謂“靜”,即“不以夢劇亂知”,就是不能用沒有根據(jù)的胡思亂想或者情感的沖動來擾亂人的理智和思維活動。總之,只有做到虛懷若谷、精神專注、頭腦清醒,學習才能取得成效。
荀子特別反對志不專注,用心浮躁。而要想做到“專”,就要持之以恒,不斷朝著一個方向努力。荀子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學習就如同雕刻一樣,只要堅持不舍,金石也可以鏤空。“鍥而不舍”的精神是進學修德的有效途徑。所以,學生獲得知識技能,不取決于愚與敏,如果能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學有所成。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zhàn)考研,勤思考研為每位考生準備了一份考研資料,資料包括心理學、教育學、漢碩等專業(yè),分為初試和復試兩部分,所有申請資料的同學都可以獲得對應專業(yè)資料。資料會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發(fā)放,如果沒有解決,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習室”微信公眾號投訴。
凡注明“來源:勤思教育網(wǎng)”的作品,版權(quán)均屬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除此之外的其它來源資料系本網(wǎng)編輯網(wǎng)上搜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贊同其言論或立場。如涉及作品侵權(quán)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nèi)與勤思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注明來源或刪除,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quán)!聯(lián)系郵箱:hezuo@qsiedu.com。
(責任編輯:guolao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