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學生投稿,為學生真實心理學考研經驗,勤思首發(fā),轉載請申請。EYh勤思考研-心理學考研,教育學考研,漢碩等專業(yè)課輔導!
EYh勤思考研-心理學考研,教育學考研,漢碩等專業(yè)課輔導!
教你如何在工作之余,利用七個月跨考中國最好的心理學院校(北師大BAC方向錄取),并一戰(zhàn)成功。
好啦,當你打開這篇文章,可能你也被我這個“標題黨”成功吸引了,雖然以上信息真實準確-我**歲,跨考,全職工作,正是鬧騰的年紀。不容易吧?確實。然而,我希望你們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我工作生活穩(wěn)定、無經濟壓力、無就業(yè)壓力、結婚生子的人生大事已完成。雖然我比你們大部分人老了一點,腦子慢了一點,但是心理學家怎么說來著:人的晶體智力(實踐中以習得的經驗為基礎的認知能力)在一生中都程增長趨勢,而晶體智力對事情的成敗起著極重要的作用。所以你看,其實我比你們大部分人都有優(yōu)勢。這就是我想跟你們分享第一條:誰都不容易,不要給自己設限,要學會轉換思維看待和分析自己的情況。所謂優(yōu)勢還是劣勢,都是特定情況在不同個體的主觀思維方式的引導下呈現出的功用。
我是一個反思型的人,管理學叫復盤思維,我覺得這很重要,這里我總結了一些干貨,當然也有一些坑,有形而上的價值觀也有具體的小方法,供各位小伙伴參考和借鑒。
首先說動機。心理學叫“內驅力”,有點情懷的叫“愿景”,學佛之人叫 “發(fā)心”,咱習總講“初心”,因此你應該了解這個事兒真的很重要。考研過程漫長又枯燥,動機是支撐你整個考研過程中最大、最深沉的能量來源。如果不正本清源、堅定信念,一腔熱血的開始,可能會導致草草放棄。
我的動機主要基于內在的危機感:當你在一個小環(huán)境里呆的夠久、夠舒服,就要警惕了,否則萬一有點什么,你很被動。另外大環(huán)境也不容你停滯,人工智能發(fā)展這么迅速,也許寥寥數年,大多數職位被取代的成本將會越來越低。我常年做一種類型的夢:夢里返校趕不上火車。我認為這是一種焦慮的潛意識,打破它,唯有付出行動。自從我2017年重拾書本(考教師證),每天都有付出、有收獲,很充實,再也沒做過這類的夢。
另外,我的外在動機來源于孩子。作為家長最可恨的一句話是:我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你要努力?。{什么??!我希望給我的兩個孩子做一個學習的榜樣。只有自己認真對待一件事,努力完成它的價值、打磨的方法、收獲的經驗,才是最硬核的管教。另外,有能力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關卡幫助他們順利通關。所以總的來說就是一個字:掌控力!增加掌控力和選擇的底氣,會過得比較踏實。
動機明確,我們就準備上路了。當你想明白為什么出發(fā),你要去往哪里,道路自然就來到你跟前。然而,道阻且長,你需要一些小工具,恰好我有。撈幾條干的說吧:
第一,找到外在動力。人不可盲目相信自己的意志力,要找到同類和組織互相督促監(jiān)督。切不可想著悶頭干一票大的,憋個大招,那是把擊敗別人當作目標,很難完成,容易受挫。我們的關注點不是擊敗別人,而應是提升自己。我在考研初期,就和我的同事、朋友做了交流,借助他們的分析和鼓勵,我才有勇氣報考,一旦這件事“曝光”,眾人的眼光(當然啦人家根本不在乎,是你自己在乎)和無形的督促,會讓你更有行動力。而且我一開始就找到了組織,報了勤思考研輔導機構,我在這里找到同類,我們作彼此的參照系,互相督促和借鑒學習方法,交流備考心得。當你沮喪疲累的時候,發(fā)現有人比你還喪,于是你立馬就精神多了!
第二,戰(zhàn)略性放棄。我在10月份的時候其實是放棄了的。因為我的復習進度已經落后于大部分人,那時我尚不知道知識的增長是按復利計算的:前期只要積攢的深厚,哪怕慢一點,后期看似零散的知識之間會融會貫通,呈冪數增長,所以千萬別急。話說回來,我那個時候確實心態(tài)崩了,但是一想到付出了這么多,怎么著也得考一次,就像懷孕幾個月了,臨了臨了,您說不生就不生了?所以,在不報希望的情況下,我延續(xù)著前期的慣性,依然保持著一定量的學習。時間到了11月份,因為參加了勤思王老師的統(tǒng)計集訓課,我好想一下子被打通了“任督二脈”,最頭疼的統(tǒng)計被攻克了!這種感覺太治愈了。感謝無意間實施的這1個多月的戰(zhàn)略性放棄,它給我一個喘息和調整的機會,讓緊繃的神經得以放松,嘈雜的大腦安靜下來,為12月份的攻堅戰(zhàn)做好了準備。
第三,關于時間管理。我每個科目分配的時間,大概是專業(yè)課90%,政治9%,英語1%。好吧,很不合理,請合理避坑,但結果證明是適合我的。專業(yè)課我是下了大功夫的(在下面的“學習軟件推薦”部分有詳細說明)。政治資料買了一堆,看了兩本,找找感覺,主要是12月份開始做卷四卷八??纪暾挝腋杏X特好,卷子答的滿滿當當,咱的字又比較好看……我覺得拿70大幾分沒有問題,還發(fā)了朋友圈炫耀。但是果然,你的時間放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最后分數是60多,略尷尬,我也不好多說什么了。英語的話,因為是底子多少有點,憑著盲目自信,只背了幾篇作文,分數出來是超出預期。
我的學習時間大概是這樣的:4月底,一念起,想考研。從堅定信心、到選擇勤思、報名交費,五一假期我已經在開始看書。時間根本不容你多想。7個半月間,周末兩天不屬于自己,只能晚上看會。工作日這樣安排:或早(早4到早7)或晚(晚9到晚12)的3個小時以及中午的1到2個小時是每天固定要保障的學習時間,打死不能破,其他就是工作中見縫插針。有時有大半天的時間看書,忙起來也可能一整天都碰不到書,只能提醒自己晚上要更高效些。
好了,那怎樣才能更高效呢?我建議你要學會“取消關注”。取消關注可以節(jié)約時間成本、節(jié)約情緒成本。我把長年關注的幾十個公眾號忍痛刪減到了9個、卸載手機淘寶、根本不染指抖音,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不解釋、不理論、不浪費時間,不模糊焦點;要事第一原則,每天的學習從最撓頭的那個科目開始,完成之后神清氣爽,優(yōu)勢科目學起來倍加輕松;給自己列清單,to do list,一旦寫到紙上,就是印在了心里,你會進行自我監(jiān)督,比如午飯前要完成某章的思維導圖、下班前要完成某章習題等等,一個接一個的小的deadline倒逼你高效利用時間,長期下來取得的成績是很可觀的。
第四,關于學習軟件。做思維導圖是必須的,我用的是xMind免費版(剛才去看了看已經打不開了,唉,建議你還是花點錢吧)。只普心一個科目我就做了60個導圖,一共做了6科。我做的很細致,雖然前期花費時間很長,但后期和勤思的講義綜合對比著使用,確實很有用,背自己深度加工處理過的信息,與別人給的現成的不一樣。
另一個推薦的軟件就是brainscape, 類似一個知識卡片,正面寫題目,背面寫答案,分不同的deck,我每個科目設置一個deck,每背完一道題后進行自評,軟件根據你的自評按照不同的頻率向你推送題目。這個特別好使,我?guī)缀醢阉行枰洃浀拇笮≈R點都放進去了,適合隨時隨地利用手機背幾個題。其他不錯的軟件還有很多,但這兩個夠我用了。你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選擇并利用起來。科技造福人類!
最后,我想說一說焦慮這件事??佳械臎]有不焦慮的,它是不可避免的,焦慮是人類進化和發(fā)展的必要心理機制。然而你怎么對待焦慮,會造成很大的不同。要練習與焦慮好好相處。首先要覺知到它的存在:哦,你又來了,你讓我吃不好、睡不香,你讓我無端發(fā)脾氣了,你這次來打算呆多久?
然后,找到應對它的規(guī)律,盤它。焦慮是身體在幫你做好迎接挑戰(zhàn)的準備,沒有焦慮,我們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它賦予我們“專注力”。焦慮讓我們用最優(yōu)的資源組合分配時間和精力,達到最佳的效果。
焦慮的破解是實踐。不要被想象嚇到,親自去實踐,著眼于這一道題,這一個公式,成本很低,大都能如愿完成,有收獲,然后很開心。大腦覺得愉悅,嘗到甜頭,會幫助你堅持下來。對過程中的每一個決策,大到院校的選擇,小到對一個知識點的把握程度,相信自己的判斷,無論好壞都自己承擔,干就完了。切忌患得患失,它會讓你產生不穩(wěn)定感,占用你的認知資源,造成認知負荷,消耗你的精力,擠壓思考空間,從而最終拖垮你的戰(zhàn)斗意志。
最后的最后,送給你一句話:
“能不能做成一件事,不取決于它難不難,而取決于它對你重不重要”。其實我通篇表達的都是這個,把自己想透了,一旦下定決心,心里沉靜無比,眼睛將只盯著這一件事,更好的想法和方法會自動浮現,沒有干不好的。加油,親愛的你們!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zhàn)考研,勤思考研為每位考生準備了一份考研資料,資料包括心理學、教育學、漢碩等專業(yè),分為初試和復試兩部分,所有申請資料的同學都可以獲得對應專業(yè)資料。資料會在三個工作日內發(fā)放,如果沒有解決,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習室”微信公眾號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