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 > 心理學考研-學碩 > 心理學資料下載
勤思教育心理學考研資料之普通心理學(彭聃齡版)筆記連載第十章:情緒
1.情緒和情感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情緒和情感由獨特的主觀體驗、外部表現(xiàn)和生理喚醒等三種成分組成。
情緒和情感統(tǒng)稱為感情。情緒指感情過程,情緒具有較大的情景性、激動性和暫時性。情感指具有穩(wěn)定的、深刻的社會意義的感情。情感具有較大的穩(wěn)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緒和情感都具有適應功能、動機功能、組織功能、信號功能。
2.情緒緯度和情緒緯度理論
1、情緒的緯度是指情緒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緒的動力性、激動性、強度和緊張度等方面。這些特征的變化又具有兩極性。
2、情緒緯度的理論:
?。?)【三維理論】馮特提出的三維理論認為:情緒是由三個緯度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動-平靜;緊張-松弛。每一種具體情緒分布在三個緯度的兩極之間不同的位置上。20世紀50年代,施洛伯格根據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緒的緯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絕和激活水平三個緯度,建立了一個三維模式圖。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緒具有強度、相似性和兩極性等三個緯度,并用一個倒錐體來說明三個緯度之間的關系。
(2)【四維理論】美國心理學家伊扎德提出情緒四維理論。認為情緒有愉快度、緊張度、激動度、確信度等四個緯度。
3.情緒和情感的分類
1、從生物進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緒分為基本情緒和復合情緒。
2、情緒狀態(tài)有心境、激情和應激。
3、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4.情緒與腦
情緒的腦中樞機制主要與下丘腦、網狀結構、邊緣系統(tǒng)、大腦皮層等部位有密切關系。其中邊緣系統(tǒng)在情緒發(fā)生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正情緒時大腦左半球出現(xiàn)較多的腦電位活動,而負情緒時右半球出現(xiàn)較多的電位活動。(美國心理學家奧爾茲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證明下丘腦和邊緣系統(tǒng)中存在一個“快樂中樞”。杏仁核是恐懼反應的中樞。)
情緒的外周神經機制主要與自主神經系統(tǒng)、內外分泌系統(tǒng)和軀體神經系統(tǒng)有密切關系。
5.情緒理論
1、情緒的早期理論
『詹姆斯-蘭格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和丹麥生理學家蘭格分別提出內容相同的一種情緒理論。他們強調情緒的產生是植物性神經活動的產物。后人稱它為情緒的外周理論。即情緒刺激引起身體的生理反應,而生理反應進一步導致情緒體驗的產生。詹姆斯提出情緒是對身體變化的知覺。在他看來,是先有機體的生理變化,而后才有情緒。所以悲傷由哭泣引起,恐懼由戰(zhàn)栗引起;蘭格認為情緒是內臟活動的結果。他特別強調情緒與血管變化的關系。詹姆斯-蘭格理論看到了情緒與機體變化的直接關系,強調了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在情緒產生中的作用;但是,他們片面強調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忽視了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爭議。
『坎農-巴德學說』 認為情緒的中樞不在外周神經系統(tǒng),而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丘腦,并且強調大腦對丘腦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經活躍起來,加強身體生理的反應,而產生情緒。外界刺激引起感覺器官的神經沖動,傳至丘腦,再由丘腦同時向大腦和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發(fā)出神經沖動,從而在大腦產生情緒的主觀體驗而由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產生個體的生理變化。
2、情緒的認知理論
『阿諾德“評定-興奮”說』 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提出。認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決定情緒的性質,從刺激出現(xiàn)到情緒的產生。要經過對刺激的估量和評價。情緒產生的基本過程是刺激情景-評估-情緒。勤@思網,考研家,讓你輕松考研!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對它的評估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情緒的產生是大腦皮層和皮下組織協(xié)同活動的結果,大腦皮層的興奮是情緒行為的最重要的條件。
『沙赫特的兩因素情緒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認為:情緒的產生有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一個是個體必須體驗到高度的生理喚醒;二個是個體必須對生理狀態(tài)的變化進行認知性的喚醒。情緒狀態(tài)是由認知過程、生理狀態(tài)、環(huán)境因素在大腦皮層中整合的結果。這可以將上述理論轉化為一個工作系統(tǒng),稱為情緒喚醒模型。
『拉扎勒斯的認知-評價理論』 認為情緒是人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在情緒活動中,人不僅反映環(huán)境中的刺激事件對自己的影響,同時要調節(jié)自己對于刺激的反應。也就是說,情緒是個體對環(huán)境知覺到有害或有益的反應。因此,人們需要不斷的評價刺激事件與自身的關系。具體有三個層次的評價:初評價、次評價、再評價。
3、『情緒的動機-分化理論』
情緒具有動機的性質。伊扎德的情緒動機-分化理論是以情緒為核心,以人格結構為基礎,論述情緒的性質與功能。伊扎德認為:情緒是人格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是人格系統(tǒng)的動力核心。情緒系統(tǒng)與認知、行為等人格子系統(tǒng)建立聯(lián)系,實現(xiàn)情緒與其他系統(tǒng)的相互作用。
6.情緒調節(jié)
情緒調節(jié)可分為內部調節(jié)和外部調節(jié);修正調節(jié)、維持調節(jié)、增強調節(jié);原因調節(jié)和反應調節(jié)、良好調節(jié)和不良調節(jié)。
情緒調節(jié)主要發(fā)生在生理、情緒體驗、表情動作、認知和人際等方面,與人的身心健康有密切的關系。
凡注明“來源:勤思教育網”的作品,版權均屬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除此之外的其它來源資料系本網編輯網上搜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贊同其言論或立場。如涉及作品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勤思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注明來源或刪除,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聯(lián)系郵箱:hezuo@qsiedu.com。
(責任編輯:guolaoshi )
關注公眾號
送心理學大禮包!
點擊在線咨詢
010-8646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