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論 關于心身關系的學說。春秋戰(zhàn)國時期,精神和形體的關系的問題受到諸子百家的注意。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題,肯定身體具備了,心理才會產(chǎn)生;形是第一性的,神是第二性的。同時也是說,有了一定的形體,才會有一定的心理機能。魏晉之際的哲學家楊泉提出“人死之后,無遺魂矣”的論斷。漢代桓潭以燭火為喻,說明形神關系:“精神居形體,猶火之燃燭”;“氣索而死,如火燭之俱盡矣”(《新論》)。王充發(fā)展了桓潭的學說,更詳盡地論證了心理不能脫離形體而存在的道理。他認為精神是血脈所產(chǎn)生的,“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論衡·論死》)。這種看法還有唯物二元論的形神論的缺點。南北朝時的思想家范縝繼承了荀子的傳統(tǒng),提出了“形質神用”(《神滅論》)的觀點, 肯定“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確立了完善的唯物一元論的心身關系的理論。他還提出人的心理“有方”(有空間位置)的看法,使形神論的心理學意義更為明確。
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形神論思想家雖然大多數(shù)都認為心理是由心臟(甚至五臟)產(chǎn)生的,但也有少數(shù)人指出了心理與人腦的依存關系。成書于秦漢之際的中國最早的一部醫(yī)學典籍《黃帝內(nèi)經(jīng)》,就已初步覺察到腦對人的病理、心理變化的作用。明代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在此基礎上,更明確地作出了“腦為元神之府”的論斷。清初的回族學者劉智在《天方性理》一書中,肯定人腦有統(tǒng)攝各種感知和臟腑器官的功能;同時還提出了人腦功能定位的猜想,嗣后王清任在《醫(yī)林改錯》一書中提出了“腦髓說”,進一步作出了“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的科學論斷,糾正了長達千余年的“靈機發(fā)于心”的錯誤觀點。(見形神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zhàn)考研,勤思考研為每位考生準備了一份考研資料,資料包括心理學、教育學、漢碩等專業(yè),分為初試和復試兩部分,所有申請資料的同學都可以獲得對應專業(yè)資料。資料會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發(fā)放,如果沒有解決,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習室”微信公眾號投訴。
凡注明“來源:勤思教育網(wǎng)”的作品,版權均屬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除此之外的其它來源資料系本網(wǎng)編輯網(wǎng)上搜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贊同其言論或立場。如涉及作品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nèi)與勤思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注明來源或刪除,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聯(lián)系郵箱:hezuo@qsiedu.com。
(責任編輯:zxh5516 )
關注公眾號
送心理學大禮包!
點擊在線咨詢
010-8646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