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 > 教育學考研-專碩(全日制教育碩士) > 全日制教育碩士考研經(jīng)驗
【發(fā)布聲明】本文源自學生投稿,為學生真實考研經(jīng)驗,授權勤思發(fā)布,轉載請申請。
【推薦理由】學會做聰明的考研人,從擇校、備考、考試過程中每一步都問心無愧;
第一部分:摘要
雙非一戰(zhàn)上岸心理學王牌學校--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總分400+,2門專業(yè)課130+。在這內(nèi)卷的考研時代,學會做聰明的考研人,從擇校、備考、考試過程中每一步都問心無愧。要勞逸結合、也要拒絕努力焦慮。
第二部分:正文
正文開始:
a.考研背景:雙非普通一本大學。一戰(zhàn)上岸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總分400+,2門專業(yè)課130+。
首先說說我的考研初衷,相信考教育學專碩的各位學弟學妹們大多數(shù)還是有一個希望成為老師的夢想吧!我也是如此。可當我看著各省市教師編的報名條件和名單后,才真正意識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所謂的“先考個教資,找不了工作實在不行就當老師”的年代了。不是真正熱愛教育以及沒有一定專業(yè)能力的人,想當個老師是真不容易。學歷成了我通往夢想路上的一道門檻,所以我下定決心要考研!此外,不知各位學弟學妹們是否和我一樣,想象一下本科畢業(yè)就找工作上班的生活,我是感覺非常焦慮的??赡艽髮W四年我還沒有做好接受社會毒打的準備吧哈哈,也是為了延緩就業(yè)所以下定決心考研。
再來說說擇校和選擇專業(yè)的問題。我認為考研是場耐力賽,也是場信息戰(zhàn)。在備考初期要對自己實力有足夠的認知,然后去了解目標院校往年的分數(shù)線和真題難度以此確定適合的學校。在了解考研信息時首先我接觸的是心理學專業(yè),了解到心理學分為學碩專碩等,在一次勤思的復試直播時驚喜地認識到了教育學和心理學交叉專業(yè)--心理健康教育。在那場直播中老師介紹到心健難度會比心理學學碩專碩偏低。之后我又通過查找資料等發(fā)現(xiàn)心健確實是個寶藏專業(yè)!首先說說心健適合什么樣的人去選擇:
1、希望從事與心理教育類相關行業(yè)(不推薦想進公司人力等的來選擇,心健對于希望從事教育業(yè)的來說非常香,但對于其他職業(yè)來說則還是有些受限的)
2、跨考或者心理學本專業(yè)但專業(yè)知識不扎實的人,我選擇的華南算心健中考試書目最多的了包括333的四本書(教育學基礎、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心理學)以及915的7本書(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統(tǒng)計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咨詢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共11本書,可以說比華南的347應用心理學多了4本333。
背誦量如此之大那為何還要選擇它呢?那是因為出題的側重點為教育學,對于心理學專業(yè)知識考查的難度較其他心理學專業(yè)來說相對較小。以及333可以說是背多分,915也是如此。只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背功下足,結果肯定不會讓你失望的!以上說的是華南心健專業(yè)二考了7本書包括普心和實驗,但其他一些開設了心健的學校專業(yè)二的書目可能大多為1本~4本,大多數(shù)心健考察和應用心理學不同,是以教育心理學和發(fā)展心理學為主,且多數(shù)學校不考普心和實統(tǒng)測,易跨考程度為4星。
從上也可以看出華南心理學的優(yōu)勢地位,若你也想考入一所心理學強校,那么就繼續(xù)跟著我往下閱讀吧!
b.全年各階段復習規(guī)劃:
首先推薦幾個很好用的軟件,一個是番茄to do,一個是手機備忘錄。我將備考過程各階段、各科目的學習時間和日期都進行了記錄,以便及時復盤。同時考完之后看著滿當當?shù)膶W習情況,心中也有一種成就感。
翻看記錄我333的4本書一共背了6遍,915的7本書一共背了4遍。不是說唯遍數(shù)論,背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符合自己的情況,就像我開篇說的要做聰明的考研人。現(xiàn)在請回顧一下你自己的情況,當準備大型考試時,你傾向于1、背誦很多遍,但前幾遍可能背了就忘,以及只背了個大概。不背很多遍都不敢上考場;2、背誦遍數(shù)少,但質(zhì)量高記憶牢固。我就是第一種類型,所以我考研時也傾向背誦很多遍,用遍數(shù)去對抗遺忘。不要努力焦慮,我就是背的遍數(shù)多,因為我重視且肯下功夫,沒有說明好羞恥和焦慮的。
以下是我的復習規(guī)劃:
333:基礎階段,寒假~5、6月,在這階段我主要是聽勤思的課程,我沒有制作自己的筆記,因為個人學習習慣是制作了筆記后期背誦時會嫌棄做得丑,所以干脆基礎階段直接在書本和勤思的材料上進行勾畫。勾畫的過程其實是初步加工幫助強化背誦階段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使用到了不同顏色的記號筆或者不同形狀的圖案來進行表示。
強化階段,5、6月~9月,這個階段主要是進行第1、2輪背誦。然后可以結合勤思發(fā)的真題,每日背誦之后用題庫進行自測。前幾輪背誦是非常痛苦的,常會發(fā)生“馬冬梅,馬什么梅”的情況。一般在第3或者第4遍記憶速度或者效果會發(fā)生顯著提高,足夠的量變才能發(fā)生質(zhì)變。所以啊,若你現(xiàn)在在前幾輪背誦階段,為背完一個知識點第二天怎么想不起來而自責時,對自己多一點寬容吧,只要我們每一遍是扎扎實實打下來的,發(fā)生質(zhì)變的時候你一定會感到非常驚喜。在背誦初期我建議抓重點,攻破難點。比如各大院校常考的知識點,那就是特重點。難點可能有比如教育思潮、外國教育史的法案、教育心理學的學習理論......我也知道這些很難,但倘若我們在背誦初期就囫圇吞棗,而不是去想盡一切辦法去逐一攻破的話,在后期難過的是我們自己。
沖刺階段:10~12月。一個字背,兩個字模擬!首先從10月份開始應該過了背誦初的瓶頸期,那么現(xiàn)在的背誦應該地毯式、全方位進行。不要想著我這個學校以前都不考法案,所以我就不背法案了的這種危險思想。333一共150分,漏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足以致命。除了背誦,該階段也非常注意模擬。當時負責我的勤思老師會在考試前100天在學員群里組織每日一題的打卡,每天1~3題,100天下來幾乎覆蓋了大綱所有考點。在11月之后自己也可以拿真題掐時間進行模擬,這時要非常注意答題的手速,留意是否寫得完,然后訂正答案注意答題技巧,調(diào)整背誦側重點。若你也已經(jīng)被鍛煉成了一個“老油條”,那么你可能會和我一樣,有一種看著一個知識點就能猜測它會出什么題型的能力,以至于我在背誦的時候會調(diào)整應該怎樣“應試”背誦。
915:書目比333多,也有些偏理科的書目難度會比333較大一些。
首先915最重要的是普心,普心是所有心理學的基礎,會推薦先從普心學起。根據(jù)出題習慣,每年都會在最后一題出實驗設計所以實驗也要非常重視,我自己就是總結了實驗設計的答題技巧以及模板,并且積累了一些實驗范式。
要提醒的點同樣也是每一本書都不能放棄,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并且915與333不同,還會考一些選擇題,所以我們準備時更離不開教材,但也要合理使用、學會抓重點,不能完全被教材“牽著鼻子走”。
英語:我自身的英語基礎一般,考研前沒過6級,是因為備考順帶把6級過了的哈哈。英語的重點是單詞,再好的技巧再好的課,沒有單詞基礎一切都是白搭。此外我還比較建議各位學弟學妹可以稍微早一點制作出自己的作文模板,不要等著11、12月份,在政治的背誦壓力以及專業(yè)課背誦壓力突增時,還要花時間整理英語模板和背誦。另外英語真題非常重要,刷題過程中不用太在意正確率,只要每題都弄懂,那它就是有價值的。要記住真題最主要的目的是訓練、是練手、是閉坑,而不是甄別和選拔,真正決定你的、起選拔作用的只有考場上的那一套。
C、心態(tài)
我其實算是個比較容易被其他人影響的人,別人進度快了、慢了,正確率高了、低了,背的遍數(shù)比我多了、少了都可能會影響到我。“若存在2個鐘表,則沒有正確的時間了”,所以我一直活在自己的時區(qū)。對于別人的復習情況持有,不關心、不過問的態(tài)度。
在考試前時常處在一個即緊張又激動的情緒之下,即希望快點結束快點檢驗自己學習情況,也會有點害怕。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不用過于焦慮。雖然我333背了6遍,但考試前一晚還處于翻開書什么都記不住的馬冬梅情況,以為全都忘了,但其實上了考場發(fā)現(xiàn)早已形成大腦的肌肉記憶。我非常感謝我的顧問老師,當我向他傾訴我感覺1,2天復習不完時,他告訴我說“考試前的1,2天不是讓你再把知識全部過幾遍的,就算你再過很多遍你也會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這1,2天就和往常一樣復習,重要的是維持平時的學習狀態(tài)就好。”這句話點醒了我,緩解了我焦慮和不安。
最后是查成績時,看著4XX的分數(shù)非常驚訝,甚至懷疑自己在做夢,不敢相信。也希望把我這份好運和毅力傳遞給在備戰(zhàn)23考研的學弟學妹們,大家加油呀,愿你也有一段無悔的考研旅程!
勤思的講義,每一章前有思維導圖,清晰明了,我沒有再自己做筆記,直接在上面勾畫
勤思的打卡活動,每完成一個20天就可以領取一個小禮品,我是把禮品全領取完了哈哈
顧問老師自己組織的100天打卡活動,第二天會發(fā)答案。有問題大家也會在群里一起討論,遇到難以理解的地方顧問老師還會幫忙請教專業(yè)的教研老師來解答。
考前提醒也很暖心,能給顧問老師們加點工資嗎哈哈,確實很負責,不是交了錢就不管不問那種。
想要報考華南師范大學的同學,或想進一步請教學長學姐的備考經(jīng)驗,可以點擊下方能量包備注申請,了解更多該學長或學姐的復習經(jīng)歷~
凡注明“來源:勤思教育網(wǎng)”的作品,版權均屬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除此之外的其它來源資料系本網(wǎng)編輯網(wǎng)上搜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贊同其言論或立場。如涉及作品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nèi)與勤思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注明來源或刪除,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聯(lián)系郵箱:hezuo@qsiedu.com。
(責任編輯:qs_liqin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