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考研官網(wǎng)

勤思教育

你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勤思教育企業(yè)頻道 > 學員心聲-往期經(jīng)驗-學員日記

西南大學教育學研究生考研經(jīng)驗:考研,讓我們完成一次完美的逆襲

本文源自學生投稿,為學生真實考研經(jīng)驗,勤思發(fā)布,轉(zhuǎn)載請申請。
 
  考研,讓我們完成一次完美的逆襲
 
  送給同學一句話:生前何必多睡,死后自會長眠。備考的時候還是盡力早起吧。希望大家在未來的一年里好好學習,使自己這幾年的努力開花結果。
 
  關于英語
 
  我是從大三下半學期開始準備考研英語的復習的,暑假之前,我做了1993年---2003年的考研真題,由于2003年以后英語考研題目類型是有所變動的所以這10年的真題只是練手,沒有太糾結于正確率的高低,主要注重的真題里的高頻詞匯的記憶和長難句的分析。我當時是弄了一個小筆記本把每篇文章的中與題干相關的和比較難以理解的長難句進行背誦。
 
  暑假,如果大家英語基礎不太好的話,建議大家報個班,個人覺得這個班能給我們很大的幫助,他會告訴我們很多考研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開學之后,我每天下午一遍一遍的重復做真題(尤其是閱讀理解),每做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獲。我的作文是在12月份開始準備的,每天大作文、小作文個背一篇,一定要默寫出來,只有寫出來才能明白作文的結構。1月份剩下的那幾天就是挑著真題里的作文寫,每天大、小各一篇,最好寫完之后找一個水平比較高的人給你改改語法和用詞等方面的問題。
 
  用書方面,我用的是英語真題和黃皮書的答案解析。
 
  總之,英語一定要圍繞真題,基礎實在太差的就先背背單詞,把詞匯關過了,對于真題,早上早讀的時候背一背閱讀理解。
 
  關于政治
 
  政治建議大家上一上輔導班。老師會把哪一章是重要的、每一章可能要考的大題都總結出來。基礎班的時候開始看任汝芬的序列二配合著做序列三的題,這個工作我是大四一開學做的,從易到難一天一章,這一遍要注重理解不用記憶。任汝芬的題比較細致,能夠兼顧到每個知識點,剛開始做的時候可能錯的比較多,大家不要緊張,把錯的弄會就行了。
 
  強化班的時候開始記憶一些比較重要的知識點,如:毛中特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和馬原理中的哲學部分。這一階段要以記憶為主,雖然哲學的東西比較難以記憶,但只要你前期工作做的很好,這個階段就很輕松了。
 
  10月后,我只用了一本書一本題。后期加上肖秀榮的8套題,四套題,還有任汝芬的四套題。
 
  關于專業(yè)課
 
  專業(yè)課在大三下半期開始,由于這個階段我們學校有課,所以我詳細的看了外國教育史和十二高校聯(lián)編的教育學基礎。暑假以后用的勤思的輔導視頻。
 
  這個階段我按照老師要求把每個知識點有做了一遍筆記,但是這次的筆記比較簡單只做了框架,最后的幾天就看著框架背的專業(yè)課了,這樣獲得的知識會比較系統(tǒng),對答論述比較有幫助。
 
  專業(yè)課我推薦的書目是:十二院校的《教育學基礎》,陳琦、劉儒德的《教育心理學》,教育史就是學校發(fā)的教材孫培青的《中國教育史》、吳式穎的《外國教育史》、勤思的視頻講解或?qū)W校專業(yè)課的輔導班,勤思的練習題和預測題。強烈建議用勤思沖刺的講義,只要你按老師說的做走就沒問題。
 
  關于復試
 
  我們的復試安排是這樣的,4月11晚上進行的專業(yè)課筆試,12號下午進行面試。筆試內(nèi)容是《論教育研究的邏輯起點》這個題目對于我們來說是有難度的,雖然我不會寫但是我最后寫滿了整整5張的A4紙。
 
  我說這件事是想告訴大家,有的學校復試的問題是很專業(yè)的但是要難大家一塊都難了,不要覺得大家都會就我自己不會,如果這樣在氣勢上你已經(jīng)輸了,復試考的是綜合素質(zhì),不會太糾結與你的專業(yè)知識。而且,面試的問題基本上是從你的自我介紹里找的,所以要老老實實做自我介紹,否則你就會死的很慘,因為搞學術的人是很嚴謹?shù)摹?/div>
 
  如果你們進復試的話,我給大家的建議是:1.要學會微笑,要懂禮貌,要誠實;2.要很自信但不能自大;3.要表示你渴望讀書。

喜歡本文章的同學,還喜歡下列同類型的文章: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zhàn)考研,勤思考研為每位考生準備了一份考研資料,資料包括心理學、教育學、漢碩等專業(yè),分為初試和復試兩部分,所有申請資料的同學都可以獲得對應專業(yè)資料。資料會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發(fā)放,如果沒有解決,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習室”微信公眾號投訴。

本網(wǎng)聲明:

凡注明“來源:勤思教育網(wǎng)”的作品,版權均屬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除此之外的其它來源資料系本網(wǎng)編輯網(wǎng)上搜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贊同其言論或立場。如涉及作品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nèi)與勤思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注明來源或刪除,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聯(lián)系郵箱:hezuo@qsiedu.com。

(責任編輯:wlnannan )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