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 >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碩 > 漢語國際教育科目基礎 > 國際漢語教育基礎 > 中國文化要略
姓氏與名、字、號
1. 姓氏是標志社會結(jié)構(gòu)中一種(血緣關系)的符號。
2. 中國姓氏制度的特點:
?。?) 它是氏族血緣關系的產(chǎn)物,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現(xiàn),其歷史淵源非常久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
?。?) 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它與封建禮制相結(jié)合,標榜同姓同宗,抬高名門大姓,成為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有力工具;
?。?) 它雖然以漢族原有的姓氏為主體,但是也吸收和容納了許多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因此它已經(jīng)成為民族團結(jié)和融合的象征。
3. 中國的姓氏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會)。
4. 姓:母系氏族社會中,人們按母系血緣分成若干氏族,每個氏族都以圖騰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區(qū)別的族號,這個族號就是“姓”。
5. 氏:同一母系血統(tǒng)的子孫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為若干支族遷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個支族都要有一個區(qū)別于其他支族的稱號,這個稱號就是“氏”。
6. 姓氏最初的區(qū)別:
?。?) 姓代表母系血統(tǒng),氏代表氏族分支;
(2) 姓是不變的,氏是可變的;
?。?) 姓區(qū)別血統(tǒng),氏區(qū)別子孫。
7. 進入夏商周三代,氏都是由(統(tǒng)治者賜封)而來的,這時氏已是(貴族地位)的標志。
8. 姓氏混為一體,大致是在(秦漢)時代。
9. 姓氏的主要來源:
?。?) 上古最早產(chǎn)生的姓:姬、姜、姚等;
(2) 祖先的族號:唐、夏、周等;
(3) 國名:齊、魯、燕、韓等;
(4) 地名:西門、南宮、東郭等;
?。?) 官職:司馬、司徒、司空、帥、尉、史等;
?。?) 職業(yè):屠、陶、樂、卜等;
?。?) 動植物:馬、羊、龍、楊、柳等;
?。?) 排行或數(shù)字:孟、仲、季、伍、陸、萬等;
?。?) 爵號或謚號:王、侯、昭、莊等;
?。?0) 出身:王子、公孫、公子、王孫等;
(11) 少數(shù)民族:長孫、慕容、尉遲等。
10. 郡望:“郡望”是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而為人們所仰望,實際指某一姓氏的社會影響。由于推崇高門大姓,人們注重出身,看中門第,便產(chǎn)生了所謂的“郡望意識”。
如:韓愈其實是河陽人,但由于韓姓以昌黎為郡望,所以自稱“韓昌黎”。
11.姓氏的產(chǎn)生和變化是(社會發(fā)展)的結(jié)果,姓氏的混雜則是(社會變動)的反映。
12.姓氏混雜的原因:
?。?)帝王分封子弟功臣:從周代起,天子分封諸子諸臣和先朝后裔,建立了許多諸侯國,形成很多氏,也即后來的姓。
(2)戰(zhàn)亂:戰(zhàn)亂造成人口大量遷移。
(3)官宦:古代做官都在異地,后來子孫在當?shù)囟ň?,成為當?shù)匾恍铡?span style="display:none">Mlq勤思考研-心理學考研,教育學考研,漢碩等專業(yè)課輔導!
(4)移民:封建國家為補充邊遠地區(qū)人口,或為了補充某些地區(qū)因戰(zhàn)爭、饑荒造成的人口短缺,采取強制性的移民措施。
13.封建社會修譜的目的及其作用:為了記錄家族血統(tǒng)的承襲關系。
14.全國姓氏中以(李)最多,其次(王)和(張)。
15.“名有五”:《左傳》中說“名有五”,即(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ǎ保┬牛阂猿錾鷷r的情況命名;
?。ǎ玻┝x:以道德品行命名;
?。ǎ常┫螅阂阅骋晃锏男蜗竺?;
(4)假:借用某一物體的名稱;
?。ǎ担╊悾喝雰号c其父相同之處命名。
另外:規(guī)定不以國名、官名、山川、隱疾、牲畜、器帛等六種事物命名。
16. 名和字的關系:
?。?) 名與字意義相同;如:屈原名平;諸葛亮字孔明
?。?) 名與字意義相關;如:趙云字子龍(云生龍);
?。?) 名與字意義相反;如:晏殊字同叔
(4) 名與字的意義取自五行相生;
如:楚公子“壬(水)夫”字“子辛(金)”,取水生于金之意。
(5) 以伯、仲、叔、季排行為字;如:劉邦字季;班固字孟堅
?。?) 取于古語或成語
17. 號的流行是在(唐宋)以后,(明清)時為盛。
本資料來源勤思考研論壇網(wǎng)友分享,選自完整資料中的一部分,并非勤思考研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輔導班講義。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zhàn)考研,勤思考研為每位考生準備了一份考研資料,資料包括心理學、教育學、漢碩等專業(yè),分為初試和復試兩部分,所有申請資料的同學都可以獲得對應專業(yè)資料。資料會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發(fā)放,如果沒有解決,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習室”微信公眾號投訴。
凡注明“來源:勤思教育網(wǎng)”的作品,版權(quán)均屬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除此之外的其它來源資料系本網(wǎng)編輯網(wǎng)上搜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贊同其言論或立場。如涉及作品侵權(quán)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nèi)與勤思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注明來源或刪除,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quán)!聯(lián)系郵箱:hezuo@qsiedu.com。
(責任編輯:qschenglidan )